1. 首页 > 文化经验

专家解读土耳其地震为何破坏力巨大

当地时间2月6日,从凌晨到中午,12小时内,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强震。据新华社消息,地震在土叙两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8日两国已确认超过9400人遇难。世界卫生组织7日表示,强震受灾民众可能高达2300万人,其中包括大约500万贫困人口。

两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均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是土耳其境内的一条主干左旋走滑断裂带。该地区被国际地震学界认定为全球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此次地震破坏力为何那么大?当地预计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生活?当地应做好哪些长期规划?新京报记者专访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戴君武。

地震发生在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复杂地带

新京报:这次地震的危害为什么那么大?

戴君武:第一次强震发生在凌晨,在附近不少人口密集地区,民众普遍在熟睡,数千栋建筑被毁。第二次强震可谓雪上加霜,导致已经受损的大量建筑垮塌,使灾情进一步加剧。

实际上,1999年发生在土耳其的两次地震与此类似。1999年8月17日凌晨,土耳其中部和西部地区发生7.4级强烈地震。当年11月12日晚,土耳其西部地区发生7.2级强烈地震。两次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共有1.8万人丧生、4.3万多人伤残。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统计结果,1999年和2023年两次地震MMI(改进的麦卡利烈度)大于6的区域内,人口总数分别为809万和1084万,此次地震的震级和人口总数均超过1999年地震。另外,两次地震叠加的破坏扩大效应在2010年新西兰基督城地震中已经得到证实。

土耳其高原和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0%,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其人口最密集地区在西部的欧洲部分(占总人口65%),此次地震灾区人口密度较低。即使如此,据有关机构估计,地震最终或将造成约2万人遇难。

此次两个7.8级大地震连续发生,并有多次震源深度小于10千米的浅源强余震相继发生,地震强度之大,世所罕见,是造成巨大灾难的直接原因。同时,当地大量房屋垮塌,也是造成灾难的关键因素。

新京报:土耳其所处地区地质环境如何?

戴君武:土耳其地势东高西低,根据地质构造和地形特征,全境可分为4个区。北部褶皱带地势起伏变化不大,高度很少超过1000米,但在萨卡里亚河以东,高度陡然加大。

中央地块自伊兹密尔以南的爱琴海岸向内陆延伸,自南面绕过安卡拉,通过图兹湖和科尼亚之间直达锡瓦斯附近,地面高度一般从500米升至1000米,在以锡瓦斯附近为顶端的中央地块东部三角形地区内,地形和构造又变得非常复杂,在安卡拉省东北角到图兹湖东侧,山峰多为1700-2000米。

南部褶皱带主要位于安塔利亚、伊斯帕塔、布杜尔等省内,在安塔利亚湾以西,几乎是正南北的构造走向占主导,山地自安塔利亚湾西岸陡然上升,中托罗斯山自积格伊克山开始东延伸到塞汉河上游地区,东托罗斯山由两条山系组成,地表较复杂。

阿拉伯台地以贯穿塔基里、阿德亚曼、锡尔特3省和迪亚巴克以北约75千米处一线为界,地形相当平缓,在叙利亚边界海拔仅400米。

此次地震发生在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复杂地带,地震动特征变得异常复杂,是震害较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规模地表破裂加剧房屋震害

新京报:土耳其当地的建筑结构是怎样的?

戴君武:土耳其相关部门1996年发布的地震区划图,将土耳其划分为五类区域进行抗震设防管理,即I、II、III、IV、V类区域。

根据区划图,土耳其全境有96%的领土位于地震带上,全国地震危险性较高,抗震设防要求较高,加之人口密度适中(比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略低),所建房屋的高度相对适中。

城镇住宅多以多层框架结构和11层-14层为主的小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以及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为主,建设年代相对较近,抗震能力相对较强;临街的商住两用建筑也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当然也有对抗震不利的大量老旧砌体结构房屋或结构体系混乱的居民自建房。

两次强震叠加的特殊效应,导致大量房屋倒塌,尤其是大量城镇沿街的商住两用房屋,因其底层商业用途需要墙体较少的大开间,导致底部楼层与上部楼层抗震能力差异,形成底部薄弱层,导致大量垮塌和人员伤亡。这一点,与我国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都江堰、北川老县城等城镇临街商住房大量倒塌破坏极为类似。同时,两个浅源7.8级走滑型强震必然伴随发生大规模的地表破裂,进一步加剧地表破裂带区域的房屋震害。

新京报:房屋倒塌、损毁会造成哪些危害?给后续救援带来哪些困难?

戴君武:短期来看,房屋倒塌、损毁的直接危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尤其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镇,人们失去安居乐业的家园,更会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同时,人口密集区房屋的倒塌将直接导致街道堵塞,基础设施的破坏也会造成电力、供水、通讯、交通中断,给应急救援带来巨大障碍,影响埋压人员救援效率,进一步加剧灾难后果。

长期来看,一系列生产、商业活动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产业链中断,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更有可能导致某些地区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搬迁、异地重建或分散安置。

当地应重点审视此次地震房屋结构破坏突出的原因

新京报:从目前的受灾情况来看,当地预计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生活?此次地震对于该地区房屋建设有哪些启示?

戴君武: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地恰逢冬季,加之余震不断,当地居民预计在未来几个月、甚至两三年内都不得不居住在临时性过渡居所内。虽然土耳其国内经济形势良好,对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相对有利,但此次两震连发,受灾范围大,当地经济和生产秩序的恢复期也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从抗震设防角度看,该地区的恢复重建首先要重点审视此次地震房屋结构破坏突出的原因,汲取经验教训以改进抗震设计规范,同时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地震灾害隐患排查与评估,为下一次地震排除风险。

要针对此次地表破裂影响区以及当地山区地形和场地特点,优选场地条件较好的地段进行恢复重建,避开不利地段。还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要严把质量关,避免因追求经济性及恢复重建速度出现劣质工程,埋下隐患。

此外,应大力鼓励减隔震技术在恢复重建工程中的应用,我国的减隔震企业也可以走出国门,尝试为土耳其的恢复重建提供帮助。

新京报:土耳其地震如此活跃,如何长远规划加以应对?

戴君武:土耳其大地震频发,当地政府首先应重点引导做好城镇建设规划,避开在地震断裂带进行建设和发展,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减隔震技术,为提升土耳其全境的抗震防灾能力提供支撑。

其次,要借鉴国际先进的防震减灾工作经验,开展相应的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面提升现有房屋设施的抗震能力。

最后,要加强社区的应急救援科普工作和救援队伍、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保证在灾后第一时间快速启动救援力量。从现场媒体传回的视频资料来看,现场救援力量较为薄弱,基本还是依靠自救互救,令人揪心。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网友看法

1、网友自由的旭日Q:我国专家世界上最优秀的[赞][赞]

2、网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不能只分析地震因素,这是不可抗力的灾难,要提出抗震的方法,例如要降低楼层,要大力推动轻质装配式建筑。老旧住宅和抗震级别低的住宅加快改造,特别是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建筑不再盖3层以上楼房,一辈子赶上一次土耳其地震,所有的地产归零,人民生命归零。

3、网友江边的客:不发达就损失大

4、网友悠闲帆船6PG:不是破坏力大,而是建筑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差。

5、网友做个善良的人张:加强地震的预测预报,才是砖家的真正课题!!!

6、网友想不到起什么名字了呢:转发了

7、网友用户5548039054969:先把我国的民用建筑检查一次抗震能力。

  地震活动有没有周期性

  有的。

  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周期性,但每个周期的长短是有差别的。因为一次或一系列大地震把某个区域内所积累的能量释放得差不多了,所以必须再积累一个时期才能再发生地震,这样就出现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那个区域地壳运动的强烈程度。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通透经验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