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第三季度赚超57亿元,汽车出口量191万辆
10月28日晚间,比亚迪(002594)三季报出炉,第三季度“爆赚”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单季盈利水平达今年上半年的1.6倍;扣非后净利表现更为抢眼,同比增长9.3倍至53.35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
自3月份宣布停产燃油车以来,比亚迪月销量连续突破10万辆、20万辆大关,稳坐新能源市场销冠之位。前三季度,公司完成汽车销量118.51万辆,同比增长161.76%。
在亮眼的销量之外,加速出海亦让比亚迪吸睛无数。今年9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7736辆,环比增长超50%。今年以来,公司已官宣进入日本、新加坡、泰国、老挝等亚洲市场,并已着手进军欧洲市场。
1、前三季度净利超90亿元
事实上,对于比亚迪的业绩高增,此前市场已有预期。10月17日,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1亿-95亿元,同比增长272.48%-288.85%;扣非后净利达81亿-8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813.8%-892.77%。其中第三季度盈利55.05亿–59.05亿元,同比增长333.60%-365.11%。从今日披露的实际业绩来看,比亚迪稳稳地落在了预计区间的中间位置,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3.11亿元,同比增幅为281.13%;三季度单季净利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
比亚迪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依旧疲弱,但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亦有所改善。
目前,汽车业务已成为比亚迪业绩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上半年板块营收占整体营收超7成。今年3月份,比亚迪销量首破10万辆大关,此后便一路上扬,直至9月份销量已突破20万辆。前三季度,比亚迪完成汽车销量118.51万辆,同比增长161.7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18万台,占比达99.6%,同比增幅为249.56%。在新能源汽车排位赛中,比亚迪超越特斯拉,已连续多月位居第一。
电池装机量方面,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装机量为57.49GWh ,其中9月份动力及储能电池装机量为8.61GWh。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比亚迪1-9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43.06GWh,位居行业第二,市占率为22.23%。
股东方面,截至三季度末比亚迪比亚迪股东户数为32.49万户,较半年度末增加3.06万户,增幅为10.39%。
2、加速出海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数据大幅攀升,新能源汽车功不可没。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0.8万辆,同比增长65%,实现单月出口首超30万辆;1-8月,汽车出口量191万辆,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其中,新能源汽车1-8月出口量同比增长超九成,贡献主要增量。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比亚迪在此前电动大巴基础上,正不遗余力加速乘用车出海。
7月21日,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官宣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同步亮相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预计均将于2023年在日本发售。
9月28日,比亚迪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三款车型,包括汉、唐及元PLUS,其中,元PLUS德国预售价格为3.8万欧元,汉和唐德国预售价格为7.2万欧元。此后,前述三款车型在法国巴黎车展亮相,同步开启欧洲多国交付,包括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国家。比亚迪表示,今年年底前还将进一步开拓法国和英国市场。
10月,比亚迪与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与比亚迪签署合作协议,并约定SIXT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辆新能源车。
在亚洲市场,除日本外,比亚迪在8月份携手REVER Automotive在曼谷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同时与泰国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正式签署土地认购、建厂相关协议,准备在泰国投建首个全资海外乘用车工厂,预计将于 2024 年开始运营,年产能 15 万辆;10月10日,比亚迪在老挝举办元PLUS上市发布会。
在美洲市场方面,继进入哥伦比亚、乌拉圭、巴哈马、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哥斯达黎加后,比亚迪汉EV年内正式登陆巴西。预计到今年年底,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业务将覆盖巴西45个主要城市,并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拥有100家指定经销商。
比亚迪能买吗
能的。
个人认为值得入手,因为比亚迪的质量不错。我是一个比亚迪宋Pro的车主,其次我之前还是哈弗的车主,我还开过吉利博越、领克01、02,还开过汉兰达、奔驰E200,我说的开过不是拿来开几下几天而已,是至少开了半年以上才说的。先横向对比一下吧,国产车里比较畅销的哈弗、吉利、比亚迪、长安、奇瑞等这几个品牌这些年确实都有不小的进步,一方面在整体设计、科技配置等方面都有了能和合资车、进口车一较高下的实力,甚至高于他们。但是同时,在三大件方面,我们确实还是在起步摸索阶段,更多的是用别人的技术。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国产车的崛起。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通透经验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