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本经验

宰相是几品 丞相见到公主要下跪吗

  宰相是几品?是唐朝是三品,宋朝是二品,清朝是一品的。关于宰相是几品以及宰相是几品官,古代宰相是几品,唐朝宰相是几品,清朝宰相是几品,宋朝的宰相是几品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宰相是几品

丞相见到公主要下跪吗

  丞相见到公主要下跪的。

  宰相见到公主要下跪的,这是长期下来形成的习俗。

宰相是几品

  是唐朝是三品,宋朝是二品,清朝是一品。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有时候并不仅指一个人,也有可能是一群人的。

  清朝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机处只是传达皇帝命令的传达室,军机大臣也不是真正的宰相。

  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之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尉是替皇帝管理军队的,职责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但非常重要;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百官,但是当时的定位并不清楚,还担负着丞相副手的工作。

  三公九卿制在汉朝完善发展,而三省六部制则在唐朝大放光彩。

  准确来说,三省六部制不是唐朝原创,而是在隋朝中央官制的基础上,传承完善而来的,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基本都没有大的变动。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区别:与丞相(官职名)并非一个概念。

  丞相只有在掌握决策权时,才能被称为宰相。

  像在明朝时期的比较有权力的内阁首辅等,有时也被称为宰相。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宰相一般是几品

  隋唐: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一般称宰相,尚书令正二品,一般不置,分左右仆射,为从二品;中书令正二品,门下侍中正二品。

  五代时期:宰相的品级提高和固定到正二品。

  扩展资料:

  丞相与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

  西汉建立,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

  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

  魏晋南北朝370年间,除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宰相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通透经验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