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侠》全球票房崩盘 还有救吗
没有的,《闪电侠》全球票房崩盘没有救的。
从目前结果来看,《闪电侠》全球总票房预计只有2.8~3.2亿美元。
两部已映DC电影《雷霆沙赞2》和《闪电侠》预计将让华纳承受上亿美元亏损。
《闪电侠》豆瓣8分、烂番茄78%好评,依旧票房扑街,所料不及。分析该片惨败有以下几大因素:
1.DC操作有问题,既然对标《蜘蛛侠:英雄无归》,就应该帕丁森、基顿、克鲁尼、贝尔、大本几大蝙蝠侠一起齐聚,弄一个过气奥斯卡影帝基顿、两个闪电侠,外加新人女超人,号召力不行;而且该片能超支到2.2亿,明显有内部制作诟病,拍摄途中运气不好赶上疫情,也是倒霉;
2.好莱坞大片宣传太常规,没能出圈,中影华夏发行不到位,就像《消失的她》之前贴片预告都是中国电影,没一个美国大片,长此以往,经常看片的人就对好莱坞电影信息知之甚少;
3.遇见《变形7》和《消失的她》《我爱你》等中外大片前后夹击,也是该片倒霉。不过,如果真正是号召力强的电影,遇见这些片根本不会被干趴下,还是《闪电侠》这个名字不够标题党,单个超级英雄片号召力有限,不像《正义联盟2》那种一看就知道是多个超级英雄片的巨制!
最后,《闪电侠》品质已经是今年口碑最好的美国大片,如果《速度10》《变形7》能有这么好口碑,票房肯定是二十亿起,希望后面好莱坞电影能再接再厉,能避免《闪电侠》这种高口碑没上座率的悲剧诞生!
也不仅仅只是原本就对DC超级英雄冷感的国内观众不买账,在北美市场,《闪电侠》的票房表现更是极有可能成为年度惨案。6月16日,《闪电侠》在北美4234家影院公映,首周末三天最终只拿到5510万美元开画票房,不如近期同类作品《银河护卫队3》开画的1.18亿美元,和《蜘蛛侠:纵横宇宙》开画1.2亿美元表现。
全球首周末也仅入账1.3亿美元,甚至不如去年DC贡献的年度票房惨案《黑亚当》全球首周末1.4亿美元票房表现,后者当时还没能同步在国内公映。在北美暑期档大片云集,国内进入端午国产片档期的情况下,《闪电侠》在全球票房上能否突破3亿美元都成为了未知数。
对于一部制作成本接近3亿美元的超英电影来说,巨亏已成定局。而就华纳与DC而言,十年来整个DCEU真正能够实现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本就寥寥无几,唯一一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的作品反而是温子仁主导的《海王》单体电影,从那之后,整个DCEU几乎都是在赔本赚吆喝中度过。
相比于MCU井然有序的规划与步步为营,华纳对DCEU更像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大概唯一有过通盘考虑和实现计划的人——《超人:钢铁之躯》导演扎克·施耐德(以下简称扎导),却又从未能够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完全掌控一切,在2017年他离开《正义联盟》并完全淡出DCEU之后,整个系列则开始呈现出自由落体式的下滑状态。
直到如今的《闪电侠》,这部电影从故事层面到上映时间几乎完全呼应十年前的《钢铁之躯》,闪电侠回到过去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事件依然是佐德将军试图攻占地球。同时不论是闪电侠超能力运用的视觉效果,还是女超人战斗场景的打击感,也依然继承和沿用自扎导最初的设计,即便来到这一部电影,他已经不再挂名任何角色,却依然保持着对每一部DC电影的影响。
这其实也是DCEU十年以来一直意欲摆脱却又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扎导的影像“遗产”,从物理层面到精神内核。
华纳高层的不断更迭与干预,屡次导致多部DC电影偏离原本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之下,扎导从《钢铁之躯》和《蝙蝠侠大战超人》两部作品里设定的影像风格与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等人的成功选角,依然具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问题在于回到每一部具体的电影里,不能仅仅只靠设定就能完成一切。
最终扎导本人在粉丝的帮助下实现了《正义联盟:扎克·施耐德导演剪辑版》的业界奇迹,也算是他个人对于DCEU的告别。但华纳要想从扎导的风格中完整过度到詹姆斯·古恩领导的新DCU时代,或许恰恰也需要这么一部标志性的电影。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闪电侠》似乎形成了银幕内外的某种命题同构,闪电侠和DCEU最终都“无法改变过去,看不到没有未来,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在”。
《闪电侠》或许很好,但还不够好
从年初开始,华纳官方就一直在不断抬高外界对于《闪电侠》的期待。今年1月,刚刚担任的DC影业负责人的詹姆斯·古恩就表示这部影片是“我看过有史以来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之一”。而经历了合并乱局的华纳探索CEO大卫·扎斯拉夫在4月CinemaCon推介大会上更是高调表示,《闪电侠》是“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
问题在于,不论是片方如何吹嘘或是对媒体评价进行预期管理,最终观众还是会给出自己的看法,而两极分化也在这部电影上表现得尤其明显。CinemaScore的评级最终只有B,甚至不如《黑亚当》和《沙赞2》的B+,其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却要明显优于这两部电影。
在豆瓣评分,《闪电侠》目前8分的成绩,已然是DCEU国内公映作品中的最高口碑,即便如此,却没能对其票房表现有太多帮助。4天才能突破一亿的国内市场票房表现,足以说明DC系列作品带给国内观众的负面印象已经无法用口碑去扭转。
从成片而言,这部戏里戏外都命运坎坷的超英电影的确已经做到了极限,不论是对DC漫画经典的“闪点”事件的改编,还是集合了三代蝙蝠侠的出场,以及埃兹拉·米勒的表演所带来的情感张力,抛开粉丝滤镜,也能称得上是一部远在及格线以上的漫改超英电影。
问题是这部电影上映时间是2023年而非2018年,外部环境早已发生了变化。
五年过去,超英电影所造成的审美疲劳已经成为了现实,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即便是漫威也始料未及。与此同时,“多元宇宙”和“平行时空”泛滥成灾,第五阶段的MCU主打的便是”多元宇宙“,类似概念的作品还拿下了今年的奥斯卡,如今的观众对这一概念不会有任何新鲜感可言,同期上映的动漫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也是同题作文。
站在《闪电侠》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基顿版的蝙蝠侠,还是乔治·克鲁尼的出现,对于如今的作为超英电影主力的年轻观影人群,是不是真的能产生情怀冲击或许也值得打个问号,尤其是后者饰演的那一版蝙蝠侠本身就是影史笑话。
仅仅只是讲出了一个合格的故事、拿出高水准的表演,一改过去DCEU的过于沉重、黑暗的基调,并不足以让这部电影获得额外的嘉奖,毕竟这本就是一部A级好莱坞大片应该做到的事情。除此之外,《闪电侠》其实并没有给出太多真正让人意外的东西,或许这部电影没有彻底翻车对于很多DC粉丝就已经才是意外惊喜。
毕竟埃兹拉·米勒戏外的种种个人争议,让人原本以为《闪电侠》整部电影会被直接放弃。华纳过去两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商业决策,以及管理层走马灯式的更迭,也直接导致旗下对电影和IP的安排反复无常,这些银幕之外的不稳定要素,几乎贯穿了十年间DCEU所有作品,以及更早的DC作品。
最终《闪电侠》不得不为之前所有的错误买单,电影中的角色几乎都不会再有未来。本·阿弗莱克早就宣布不会回归,《神奇女侠3》也已经被砍掉,基于米勒的负面因素很难想象他还会继续饰演闪电侠,唯一还可能重回大银幕的角色大概只剩下这一版的女超人。
接下来今年还有《蓝甲虫》和彩蛋中出现的海王第二部个人电影,即便《闪电侠》所谓的重启了整个时间线,也很难保证这些角色之后还会出现全新的DCU里。
因为掌舵DC影业的詹姆斯·古恩和皮特·萨夫兰已经有了他们的全新计划,在讨论两人是不是能够带领DC走向复兴之前,所有人其实都应该问的是,因为重组而背负了巨额债务的华纳探索真的会愿意放权让DC真正拥有一个凯文·费奇式的人物吗?
摆脱不了华纳干预,DC电影仍难重启
这十年间,一部分DC粉丝以及大多数普通观众都会将DCEU的发展不力归咎到扎导身上,过于沉重的影像风格之外,让视觉凌驾在故事之上更是使得像《蝙蝠侠大战超人》这样的关键作品,没能展现出其应有的高度。
但如果真的去回溯这十年间DCEU的发展,其实就不难看到扎导事实上并没有太多话语权可言,最初他创作的《钢铁之躯》也并非是为了所谓的“电影宇宙”展开。然而华纳在看到前一年的《复仇者联盟》狂收15亿美元之后,旋即拍板要开始打造类似英雄集结的作品,问题在于其他DC超英根本没有任何前期铺垫。
这也是为什么在《钢铁之躯》之后,华纳率先筹备的既不是续集也不是重启后的蝙蝠侠或神奇女侠起源故事,反而直接让扎导导演了《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通过这部电影一口气引入了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海王等全新角色。
最终《蝙蝠侠大战超人》的院线版又在华纳高层的直接干预下被剪到前言不搭后语,虽然没有导致巨亏,却也很难说这部电影真的让当时的观众了解到了DCEU接下来的走向。更让人匪夷所思是接下来上映的依然不是DC核心角色的单体电影,2016年一部莫名其妙带出小丑和小丑女的《自杀小队》,同样因为后期剧情大改导致其故事线完全和DCEU无法关联,评价与票房持续走低。
至于之后华纳找来“复联”前两部导演乔斯·韦登接替扎导补拍《正义联盟》的故事,更成为过去十年里好莱坞最“传奇”的事件,最终在扎导粉丝无所不用其极的舆论攻势和华纳过去两年力推流媒体HBO Max的背景下,一部额外花费了7000万美元制作后期的四小时版《正义联盟:扎克·施耐德导演剪辑版》终于在2021年问世。
如何评价这部作品见仁见智,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很大程度上DCEU发展十年之后却需要完全重启,最大的问题还是华纳自身对旗下IP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不满意扎导的创作大可以早早换人,而不是一方面舍不得其奠定的创作和粉丝基础,另一方面又不断干涉创作破坏布局。
事实上,扎导离开之后,华纳高管习惯性插手创作的局面仍在。
《闪电侠》立项八年间,几乎每年都要换编剧和导演,一边筹备一边又推倒重来。即便最终真的拍完,如今观众看到的《闪电侠》结局也和2021年杀青时完全不同。最初的版本女超人和基顿版蝙蝠侠依然存在于这个宇宙,而去年华纳影业高层换人,结局又加上了亨利·卡维尔版超人、盖尔·加朵版神奇女侠,因为当时前者宣布回归并将会出现在《黑亚当》的彩蛋里,《神奇女侠3》也在筹备。
如今的大结局则是詹姆斯·古恩和皮特·萨夫兰入主DC影业之后的决定,因为两人又决定要彻底重启整个DC电影宇宙了。萨夫兰最近来国内宣传《闪电侠》接受采访高调表示,未来DC影业将会直接向华纳探索CEO大卫·扎斯拉夫汇报,不会再受华纳影业的影响。
不过当大卫·扎斯拉夫能一边以“维护DC品牌”的名义直接雪藏了花费一亿美元制作的《蝙蝠女》电影,一边又连续发行了《黑亚当》《沙赞2》《闪电侠》等多部口碑和票房双崩盘的电影时,你很难相信这样的一位传统娱乐公司高管真的理解什么是对品牌有价值的创作。
今年还有两部DC电影上映,之后整个DC电影以及剧集便会完全重启,不算体系之外明年上映的《小丑2》,下一次再看DC超英电影大概便是2025年古恩自编自导的新版《超人》,届时才能看到DC超英系列是否还能有机会让观众重获信心。
巧合的是,就在《闪电侠》上映的同一个周末,转投Netflix的扎导也在Tudum粉丝大会上公开了他的新作《月球叛军》的幕后花絮,并表示这将是一个世界观庞大的系列作品。
不管是对DC还是扎导,十年羁绊过去,如今各自都需要面向一个新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通透经验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